蔡奇主持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在蘭臺洞庫了解館藏精品版本保存情況。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在蘭臺洞庫了解館藏精品版本保存情況。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在蘭臺洞庫了解館藏精品版本保存情況。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1日下午,習近平乘車來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燕山腳下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中國國家版本館主要承擔國家版本資源規劃協調、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傳使用職責,建有中央總館和西安、杭州、廣州分館。習近平首先走進文華堂,聽取版本館規劃建設有關情況介紹,參觀國家書房、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中國當代出版精品與特色版本展。在文瀚閣,習近平仔細察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不時詢問版本搜集整理有關情況,并登上五層露臺俯瞰版本館全貌。隨后,習近平來到蘭臺洞庫,參觀“漢藏蒙滿文大藏經雕版合璧”和“《四庫全書》合璧”庫展,詳細了解館藏精品版本保存情況。習近平強調,我十分關心中華文明歷經滄桑流傳下來的這些寶貴的典籍版本。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是我非常關注、親自批準的項目,初心宗旨是在我們這個歷史階段,把自古以來能收集到的典籍資料收集全、保護好,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盛世修文,我們這個時代,國家繁榮、社會平安穩定,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這件大事辦好。我對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建成和管理是肯定的、滿意的。國家版本館的主要任務就是收藏,要以收藏為主業,加強歷史典籍版本的收集,分級分類保護好。同時,要加強對收藏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做好典籍版本收藏工作。在做好主業的前提下,協助各方面做好歷史典籍版本的研究和挖掘??傊?,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是文明大國建設的基礎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標志性文化工程。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2日下午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考察結束后,習近平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會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楊耕、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莫礪鋒先后發言。
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習近平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